祝贺秦成峰研究员、靳津教授荣获2020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CST青年科学家奖」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病毒学研究室主任。英国牛顿高级学者、国家优青、总后科技新星、北京市科技新星。主要从事分子病毒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虫媒黄病毒致病机制、新型疫苗设计与改进等。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课题等,在Science,Immunology,Cell,StemCell,eLife,NatureCommun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累计被引用超过290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兼任Scientific Reports、BMCInfectious Diseases、npj Vaccines等多份国际期刊学术编辑或编委,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委员等。 - 拓展阅读 - 夏宁邵,2020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CST卓越创新转化奖! 刘颖、郭国骥,2019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CST青年科学家奖 秦骏、张龙,2018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CST青年科学家奖
该奖项是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创新奖子奖项,旨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奖励他们为国内细胞生物学发展带来的新鲜活力和作出的贡献。2018年起,改为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2人。由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负责评审。我们很荣幸地宣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秦成峰研究员和浙江大学的靳津教授荣获2020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CST青年科学家奖。同时,恭喜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潘磊研究员、北京大学分子医学所何爱彬研究员和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咏生教授获入围奖。该奖项由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CST) 冠名赞助。
获奖人简介
秦成峰 研究员
靳津 教授
入围奖获得者简介:
潘磊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优秀会员择优支持。巴斯德研究所肠道微环境与健康研究组课题组长。以果蝇和小鼠为主要研究模型,从事免疫遗传学的开拓性研究,探索重要生物通路和天然免疫之间的网络调控机制,已开发出干细胞示踪、感染、衰老、肥胖、无菌及肠道菌定植等多种相关模型。目前重点关注肠道天然免疫环境稳态的研究。仅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Cell Stem Cell,PLoS Genetics等SCI期刊上就发表多篇相关研究成果。
何爱彬 研究员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表观遗传学与心脏疾病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表观遗传学与心脏发育和疾病,以及活体成像追踪器官发育与再生。在Mol Cell,PNAS,eLife,Nature communications,Circulation research,Genes and Development,Nature medicine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逾30篇,学术期刊他引3000余次。实验室重点发展新技术和方法,研究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态建成、再生的细胞分子机制。主要研究手段包括综合运用单细胞表观遗传技术、单细胞活体实时成像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生物信息等方法。
李咏生 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兼任陆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脂质代谢组学与肿瘤免疫。李教授是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首批“35岁以下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入选者、重庆市首批“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资助计划重点项目等课题7项,在研经费1300余万元,参与课题及申请专利15项。发表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IF)大于270,以第一/通信作者在Immunity、Nature Communications、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Cancer Research、Cell Reports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22篇,论文被Nature、Science、Cell、PNAS 等著名杂志正面引用1500余次,2篇论文被F1000收录。李教授兼任美国免疫学家协会(AAI)、美国微生物学会(ASM)、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欧洲肿瘤免疫协会(EATI)会员、重庆市免疫学会理事、重庆市免疫学会代谢免疫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Frontiers in Immunology副编辑;Current Cancer Therapy Reviews客座编委;Cancer Research、Critical Care Medicine、Cancer Letters等15个SCI杂志特邀审稿人。
CST从该奖项2015年初设至今,累计奖励青年科学家奖获奖者9位,入围者12位。这些青年科学家已经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9年,CST冠名赞助
1.刘颖 研究员 北京大学
2.郭国骥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
2018年,CST冠名赞助
1.张龙 教授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学院
2.秦骏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2017年,CST冠名赞助
1.颉伟 研究员 清华大学
2.刘光慧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015年,CST冠名赞助
1.曾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多年来,CST 的使命是以多种公益形式来支持当地社区,为生命科学产生持续、积极的影响,为科研人员提供带来可靠可信结果的产品。在2008年入驻中国之初,CST就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建立了良好的深度合作关系,我们以各种方式支持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不仅在2009 – 2020年间,冠名/赞助了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 终身贡献奖、杰出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青年优秀论文奖、优秀墙报奖等,仅奖金约计87万元*,并于2018年,携手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创立CSCB-CST卓越创新转化奖,截至2020年共颁发两届该奖,共计20万元†。此外,CST还与CellPress 合作创建了Cell Mentor在线教育资源,以帮助科学家实现实验和职业生涯的成功,与中国免疫学学会、中国神经生物学学会等友好合作并支持科研工作者。感激您一路相伴,CST 将继续以各种形式回馈社会,并致力于提供全球最高品质的创新研究和诊断产品,加速生物学认知以及实现个体化医疗。
CST博士互助平台
扫码关注CST博士互助平台,获得更多信号通路、实验技巧、科学前沿、商家活动等一手资讯。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盛夏路 399 号亚芯科技园 7 号楼
联系人:赵小姐
电话:021-80243558,4006-473287(GreatQ)
传真:
Email:info@cellsignal.cn
相关国内聚焦
- 2021/1/26 比集福更简单的新年签,就在义翘更实在的新年红包
- 2021/1/23 预告 1月22日11:30 Webinar丨特邀郑敏博后解读Cell文
- 2021/1/23 王晓东实验室最.新铁死亡文章解读详细笔记
- 2021/1/23 喜报|翊圣RT-qPCR试剂助力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母乳可
- 2021/1/22 专访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邓伟豪教授团队|心血管顶刊
- 2021/1/19 重磅: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 2021/1/18 开发新型霍乱疫苗有戏!利用一种活细菌疫苗阻止霍乱
- 2021/1/15 病理学的前世今生
- 2021/1/15 1月15日11:30 Webinar丨特邀王晓东实验室艾有为博士
- 2021/1/14 好文双发 | 《Diabetes Care》&《BMC Medicin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