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因子随机插入转基因果蝇
产品名称: P因子随机插入转基因果蝇
英文名称: P element transgenic fly
产品编号:
产品价格: 1400
产品产地: null
品牌商标: null
更新时间: null
使用范围: null
北京芳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 地址 : 江苏省启东市林洋路500号 科创大楼2号楼8层
- 邮编 : 226200
- 所在区域 : 江苏
- 电话 : 0513-832*1995 点击查看
- 传真 : 点击查看
- 邮箱 : support@fungene.tech
P因子随机插入转基因
P因子转基因技术最早由Rubin和Spradling于1982年开发出来,他们将带有正常rosy基因的P因子载体,注射到rosy突变体果蝇(眼色 为棕色)的胚胎后,能够从后代中筛选到rosy基因功能恢复的果蝇(眼色正常),证明正常rosy基因被整合到了突变体果蝇的基因组上。自此,P因子转基 因技术成为重要的研究工具。P因子转基因起初主要应用于构建果蝇突变体,后来生物学家根据需要又对P因子进行了修饰和改造,进一步开发出表型 resuce、enhancer trapping、gene trapping、RNAi、辅助FLP/FRT系统、gene targeting等多种应用,P因子转基因技术已成为果蝇基因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P因子是在果蝇基因组上发现的一类转座子,分自主(autonomous)和非自主(non-autonomous)两种类型。自主P因子自身能够编码转 座酶(transposase),介导P因子的转座;非自主P因子则依赖外源的转座酶来进行转座。野生型的自主P因子长2.9kb,5‘和3’末端含 31bp的倒置重复序列,中间编码含4个ORF的转座酶基因(如图),重复序列和转座酶是发生转座必不可少的元件。
图1. P因子结构示意图。
P因子含有4个ORF(黄色长方形)和5‘、3‘末端内置重复(蓝色三角形)
一般的P因子转基因,都是通过向胚胎注射带有外源目的片段的非自主型P因子,这就需要外源提供转座酶。外源转座酶有通常两种提供形式:通过共注射转座酶辅助质粒(Δ2-3 transposase helper plasmid)(如图2),或者胚胎自身
图2. P因子转座示意图
表达转座酶。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选择,共注射helper plasmid或者注射Δ2-3 strain(BDSC# 1610,BDSC# 2078)。具体服务请参看下表:
图2. P因子转座示意图
表达转座酶。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选择,共注射helper plasmid或者注射Δ2-3 strain(BDSC# 1610,BDSC# 2078)。具体服务请参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