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趣代谢组学文献分享:学科交叉研究,微生物回收重金属机制研究-商家动态-资讯-生物在线

百趣代谢组学文献分享:学科交叉研究,微生物回收重金属机制研究

作者:上海阿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3-01-05T14:56 (访问量:6773)

发表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影响因子:7.297

发表时间:2019年

合作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百趣代谢组学文献分享,该文章是BIOTREE协助客户2019年发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的关于微生物回收重金属机制研究的一篇文章。由BIOTREE技术支持部的小伙伴Frieda为大家详细解读。

1.代谢组学分享—研究背景

百趣代谢组学文献分享,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作为一种潜在的环境修复技术, 能通过在电极表面富集微生物形成生物膜, 利用外电路把生物给出的电子传递给重金属离子进行还原, 达到回收金属的目的。或者通过细胞膜表面的细胞色素c 和分泌的氧化还原介体来还原金属离子。

SgZ-5T(阴沟肠杆菌)作为一种典型的异化金属还原菌,具有显著的电化学活性。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研究阐明细胞表面贵金属Pd(II)外部还原的机制,且微生物如何调节其代谢以及它们是否分泌更多类型的介质以完成Pd(II)的生物还原的机制仍然未知。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参与的介质和微生物代谢途径中阐明Pd(II)到Pd(0)的生物回收机制。

2.代谢组学分享—研究方法

实验分组:对照组( Pd(II)-free )、实验组(Pd(II)-present)

策略:整合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光谱学和电化学方法阐明Pd(II)还原成Pd(0)的生物回收机制

材料与方法:代谢组学平行样:6个,转录组学平行样:3个

样本: 细胞/培养基

检测平台: LC/ESI-MS、GC-TOF-MS, Illumina HiSeqTM 2500

数据分析:SIMCA14.1 software package,KOBAS software,R package.

3.代谢组学分享—SgZ-5T特异性还原Pd(II)

Fig. 1.(A)用SgZ-5T培养之前(虚线)和之后(实线)的不同金属离子的紫外 - 可见光谱; (B)EDS和SEM表征合成Pd颗粒; 还原Pd(II)离子(C)之前和之后(D)的菌的AFM图像。

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肠杆菌种可以特异生物还原银离子。因此作者也检测了SgZ-5T是否可以还原其他金属离子。SgZ-5T培养后Pd(II)吸光度急剧下降,Au(III)和Ag(I)的吸光度略有下降,其他金属离子无明显变化,说明SgZ-5T可以特异还原Pd(II)(图1A)。SEM成像显示悬浮Pd颗粒呈杆状结构,细胞表面未见Pd纳米棒,表明Pd(II)在细胞外被还原并与细胞分离(图1B)。与还原前相比,细胞表面更光滑,表明细胞代谢在暴露于Pd(II)时发生了变化(图1C-D)。

4.代谢组学分享—光谱学和电化学方法表征

Fig.2.市售的Pd / C和生物合成的Pd,Pd 3d核外电子层(A,B),C 1s核外电子层(C)和O 1s核外电子层(D)的XPS光谱。

采用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合成的Pd。 商业合成的Pd观察到Pd / C为342.1,340.6,336.9和335.4eV峰,表示化学键Pd-(OH)X(3d 3/2),Pd(0)(3d 3/2),Pd-(OH)X(3d 5/2)和Pd(0)(3d 5/2)(图2A)。这些峰的出现是由于通过空气氧化Pd(0)得到的。生物合成的Pd纳米棒具有两个峰,在340.4和335.2eV(图2B),证实Pd(II)是由SGZ-5T还原成Pd(0)。生物合成的Pd纳米棒的C 1s谱可以分裂成三个峰值分别为285.6,284.6和283.2 eV,可能是Pb表面结合了C=C,C-O-C和C-H功能团,这些可能来源于微生物的分泌物:自肽聚糖和其他物质。这些XPS结果表明生物合成的Pd纳米棒的表面有丰富的各种功能团,SgZ-5T可以特异性地将Pd(II)还原为Pd(0)。

这就是提出了关于SgZ-5T如何将电子转移到Pd(II)离子上的问题。

图3.(A)差分脉冲检测;(B)在还原Pd(II)离子之前和之后干燥的SgZ-5T细胞的FTIR光谱

观察到细胞的氧化还原形成的电位在还原Pd(II)后,发生正向移位(图3A),这些现象可能是Pd(II)诱导下细胞氧化还原能力发生了的变化。1657和1536 cm-1,这与蛋白质的酰胺I和酰胺II振动相关,1400和1241 cm-1处,-与νs(-OCO)和ν(C-O)分别在蛋白质中细胞色素c的拉伸振动有关,两个细胞之间的唯一区别是,在Pd(II)离子减少后,SgZ-5T的中心区域以1400 cm-1为中心被分成两个带(1412和1384 cm-1)(图3B中的顶部插图))。 这两条带在1412和1384cm-1处出现,这些都归因于质子化羧基的νs(-OCO)伸展振动。 这一发现符合上述DPV结果。Pd(II)诱导下细胞代谢发生改变。这些显著差异均证实了SgZ-5T通过调节代谢和外膜蛋白来降低Pd(II)的结论。

5.代谢组学分享—双介质的发现

图4.(A)空白SgZ-5T和SgZ-5T-Pd上清液中的裸GC电极的DPV;(B)加3.33μM HQ的DPV比较图; (C)SgZ-5T上清液和HQ标准品的GC-TOF / MS;(D)加3.33μM RF后的DPV比较图; (E)SgZ-5T-Pd上清液和核黄素标准品(100nM)的LC色谱图

SgZ-5T-Pd上清液的氧化还原的电流是明显高于SgZ-5T上清液的(图4A)。当3.33μM氢醌(HQ)添加到SgZ-5T上层清液,氧化还原峰电位0.16/0.056 V的电流密度显著增加,表明HQ 由菌株分泌(图4B)。 而SgZ- 5T-Pd上清液中未检出HQ,预测HQ可能被吸附到生物合成物Pd表面(图4C)。当3.33μM核黄素(RF)加入SgZ-5T-Pd上层清液,大幅增加氧化还原电位−0.39/0.60V的电流密度,而SgZ-5T上层清液添加时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在SgZ-5T-Pd上清液中存在RF,在Pd(II)诱导下细菌可以分泌RF(图4D-E)。

图5. 无介质,单介质和双介质作用下的紫外吸光度

在3.33 μM HQ, 3.33 μM RF及混合液中Pd(II)的吸光度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HQ和/或RF与Pd (II)在水中没有化学反应。细胞存在下, Pd (II)吸光度发生变化,最终降至0.54,添加3.33 μM HQ, 3.33 μM 及混合液后后吸光度减少,表明高浓度的Pd (II)减少, HQ和RF可以提高Pd(II)的还原速率。

6.代谢组学分享—代谢组学

图6. 差异代谢物的pathway显著性分析(A);机制简化示意图(B)

Pd(II)诱导SgZ-5T后,包括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在内的10个代谢通路变化最为显著,大部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浓度较高,导致其他代谢和生物合成途径的变化(图6A)。

厌氧条件下6-磷酸葡萄糖酸、核酮糖-5-磷酸、核糖体-5-磷酸、果糖-6-磷酸和RF的丰度显著增加,表明Pd(II)诱导对RF合成的影响显著(图6B)。

7.代谢组学分享—转录组学

图7. 差异基因的KEGG显著性分析(A);机制简化示意图(B)

差异基因富集的通路主要涉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与代谢分析中相应的氨基酸含量升高结果相一致(图7A)。

编码谷胱甘肽- HQ还原酶合酶的基因yqiG表达未见明显变化,说明该生物还原过程对HQ合成酶的影响不大。而编码核黄素合酶的ribE表达则被上调,再次表明Pd(II)诱导对RF合成的影响显著(图7B)。

8.代谢组学分享—结论

SgZ-5T可以在细胞外空间将Pd (II)还原为Pd纳米棒。根据DPVs和原位FTIR光谱结果,SgZ-5T采用不同的外膜氧化还原体系降低Pd(II)。

当暴露于Pd(II)时,细菌分泌的双介质HQ和核黄素(RF)有利于Pd的生物回收。对于理解金属生物恢复过程和天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Le-Xing You, Dan-Mei Pan, Nian-Jia Chen,et al.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SgZ-5T via bimediators for the biorecovery of palladium as nanorods[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19(1-9).

上海阿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商家主页

地 址: 嘉定区新培路51号焦点梦想园5层

联系人: 高小姐

电 话: 400-664-9912

传 真:

Email:marketing@biotree.cn

相关咨询
ADVERTISEMENT